致敬长征胜利85周年丨“两万五千里”长征路是如何计算出来的
长 征 长征, 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, 是二十世纪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壮丽史诗。 长征迸发出一种绵延不
长
征
长征,
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,
是二十世纪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壮丽史诗。
长征迸发出一种绵延不绝的精神力量。
红军不怕远征难,万水千山只等闲。
五岭逶迤腾细浪,乌蒙磅礴走泥丸。
金沙水拍云崖暖,大渡桥横铁索寒。
更喜岷山千里雪,三军过后尽开颜。
长征胜利85周年
今天
是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纪念日
85年前的今天
(1936年10月22日)
三大主力红军会师
长征胜利结束
从1934年到1936年
历时两年
一个年轻的政党带领一支年轻的军队
完成了一次史无前例的远征
85年过去了
我们不会忘记
这部气吞山河的英雄史诗
更不会忘记
每一位英勇无畏的红军战士
“两万五千里”长征路是如何计算出来的?
★
朗读人
柏乡大队 张玉磊
人们常用“万里长征第一步”来比喻“征途漫漫”。显然,在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过去80余年后,“长征”一词已由一个革命话语,融入了中国民众的生活语汇。
人们耳熟能详的“两万五千里”长征路程,是如何计算出来的?
根据《党史博采》杂志记载,长征中,有一些红军干部一直坚持写日记。其中,肖锋的日记最为完整详细,几乎一天都不少,内容既包括每天的天气、行军路线、作战行动、人员伤亡、弹药消耗以及俘虏缴获,也包括当天的行走路程、所到地点等。
根据这些日记,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后对长征进行了初步总结,路程就是据此逐一汇总计算出来的。
在中共历史上,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长征“两万五千里”的数字。1935年10月,他在吴起镇讲话时说道:“我们走过了闽、赣、粤、湘、黔、桂、滇、川、康、甘、陕,共十一个省。根据红一军团(军)团部汇总,最多的走了两万五千里。”
当年11月13日,中共中央的正式文件中出现了红军长征“两万五千余里”的表述,并紧接着在《抗日救国宣言》中再次使用“两万五千里长征”的论断。
从此,中国革命历史上就正式有了红军“两万五千里长征”这一概念。
此后,随着毛泽东脍炙人口的诗篇《七律·长征》和以后一些革命歌曲传唱,“两万五千里”长征路程得到更广泛的确认,流传至今。
进入新时期,很多人以“重走长征路”的形式对这一里程进行考证。但有观点认为,在长征里程的计算中,还有几个因素不容忽视。
一是长征途中,红军打的是运动战,频繁迂回穿插、重复走路。
二是红军在行军作战中,还要筹款、做群众工作等,这些都需要走路。
三是在长征中,特别是长征初期,红军由于缺少地图,走错路的事经常发生。
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红军长征的行程。“因此,重走长征路的人,用自己所走的里程来计算、验证‘两万五千里’,从根本上说都是不科学的。”
但也正是这些不容忽视的因素,让人们更加惊叹于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奇迹:其历时之长、规模之大、行程之远、环境之险恶、战斗之惨烈,不仅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,在世界战争史乃至人类文明史上也极为罕见。
因此,“两万五千里”的路途更成为长征“艰难困苦,玉汝于成”的精神符号。
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,在此时间节点回望两万五千里长征,更有新的感悟——今天中国的进步和发展,就是从长征中走出来的。
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,要达到理想的彼岸,就要沿着我们确定的道路不断前进。“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,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。”
今天,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是什么?就是要实现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。如何实现?唯有奋斗。
“长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”
工农红军历经两万五千里长征,
在陕甘宁地区胜利会师,
把濒临绝境的中国革命引向坦途。
长征精神不是泛黄的回忆,
而是永不熄灭的火炬 ,
85年后走在中华民族
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,
我们信心满满!
来源:邢台消防
原标题:《致敬长征胜利85周年丨“两万五千里”长征路是如何计算出来的》
阅读原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