橄榄球世界杯_1990世界杯阿根廷 - liuweiqing95511.com

橄榄球世界杯_1990世界杯阿根廷 - liuweiqing95511.com

数十万网友,在退役世界冠军的抖音里“交作业”

Home 2025-09-09 18:49:33 数十万网友,在退役世界冠军的抖音里“交作业”

数十万网友,在退役世界冠军的抖音里“交作业”

职业生涯获得过多项世界冠军 “郭指导真的来指导了” 6月24日是郭焱的生日,这一天她准时开启直播。公屏上,生日祝福此起彼伏。郭焱简单

  • admin 18世界杯德国
  • 2025-09-09 18:49:33

职业生涯获得过多项世界冠军

“郭指导真的来指导了”

6月24日是郭焱的生日,这一天她准时开启直播。公屏上,生日祝福此起彼伏。郭焱简单表达了感谢,进入教学。

她一向是个认真严肃的人,不太擅长表露感情。“粉丝朋友们想学什么,打在公屏上。”寒暄过后,她利落地开始互动。

“发球”“接发球”——这是直播间里最常见的呼声,粉丝中不少老年乒乓球爱好者,希望夯实基础。郭焱每天在直播间里教这两个动作,一遍遍重复。

“反手拉”“勾手球”——这是郭焱的拿手绝技。网友们希望她分享一些独门绝招。

不论基础还是更难的动作,郭焱都擅长深入浅出地讲解。这是一次次直播后的积累。通过公屏上的回复,她逐渐掌握了网友们易于接受的话术——越浅白,效果越好。即时的互动也很重要,每讲解完一个小技术,她像老师一样提问,“学会了吗”。

公屏上刷起“学会了”的评论。清晨的“教室”里,学生们几乎都年长于郭焱,他们挥着球拍,在公园或家里,边看边学。

从2019年开始发抖音,郭焱就注意到了老年粉丝们。在评论区里很容易辨别,那些明显因为手写出现的奇怪部首或偏旁,就来自他们。老人们坚持评论留言,和郭焱互动。有人写下,“我都 70 岁了,我以前一直看郭指导打球。”

2019年,郭焱还在国家队当教练,关注到有运动员朋友发抖音,也想试试。她觉得自己擅长的技术教学,可以成为突破口。第一条爆款内容,是讲解张继科的霸王拧,深入浅出的解析,“让网友们觉得乒乓球没有想象中那么难”。

郭焱受到激励,更新了更多解析运动员球技和专项讲解技术的视频——归集成“乒乓球专项训练”“高阶教学”“从0到11教学”等系列。

上直播公开课以及和粉丝的实时互动

一开始,她的粉丝很垂直,都是对学习乒乓球有需求的爱好者,在开启大型赛事解说后,粉丝飞涨,逐渐累积到了80多万。

反响最热烈的一场赛事直播是亚运会男团半决赛,最高峰时,有34万人同时在线。“因为你的解说才入坑乒乓球的。”很多粉丝说,原本只是喜欢某个乒乓球明星球员,通过她风趣幽默的讲解,看懂了比赛。

郭焱说,短视频平台给予了所有人“平等的乒乓球知识”,“并不是只教那一小撮高阶的想把球打得更好的人。”在收到来自三四线城市甚至县城村镇的回音时,这种成就感更加具象。

休息室里的郭焱

错过奥运会后,“一分钟都不想浪费了”

2013年退役后,郭焱先去北京队当女队主教练,主要培养丁宁。当运动员时,郭焱是有名的“爆脾气”,个性强烈。当教练后,她被丁宁评价,“情绪平和了很多”。

“我当运动员时,跌宕起伏的时间比较长,这些都转化为我当教练的财富。”她属于自由式的教练,把队员当成朋友,一起探讨技术,“互相去弥补”。郭焱把自己当运动员时走过的弯路,成功的经验,以及要用什么样的心态去迈过一个个坎传授给丁宁。

丁宁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决赛输给李晓霞,拿了银牌,深陷低谷。郭焱帮她“看清现状,去面对自己不好的状态”。运动员一般不愿意回看输球的比赛,郭焱陪着她一起重温,分析每一个技术失误,一点点找到问题。

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,对于郭焱,也是“打击最大”的一届落选。取代她获得入场券的正是丁宁。当时丁宁觉得对不住郭焱,哭了。郭焱却平静安慰,“对前辈最好的致敬就是超越”。

复盘伦敦奥运会的过程,让丁宁和郭焱都找到了一个“心态突破口”。此后的比赛,有输有赢,两人一起坚持,逐渐点燃了获胜的渴望。2015年苏州女子单打比赛,丁宁挺进半决赛,对战木子。即使平时总是输多赢少,郭焱和她制定了“向死而生”的战术,奔着输去拼,多赢一局就算赚了。

丁宁的气势越来越盛,赢了比赛。到决赛时,她对阵刘诗雯,更是下风。郭焱没有故意鼓励她,而是严肃地说“你们就是一九开,你是一,她是九。你就当赢不了上去拼,只要不被打成 4:0,能赢一局都赚了”。丁宁一局一局往回赢,在第七局崴脚的情况下斩获了冠军。

随着竞技成绩节节走高,丁宁重回国家队出征奥运的阵容,郭焱也被抽调回国家队。那几年,这对失意的教练和队员,“一起努力从低谷爬坡”,一路攻伐,成绩斐然。丁宁实现了大满贯,郭焱也成了年轻的大满贯教练。

郭焱说,看到自己的队员站上奥运会的领奖台,对她也是一个肯定,“虽然我自己没站上领奖台,但看到自己的队员获得冠军,也是一个很大的弥补。”

和退役运动员武杨对话

2023年12月,郭焱发布了一个对谈视频,邀请退役乒乓球运动员武杨和自己对话。武杨问她,职业生涯中最不想回忆的比赛是什么?郭焱回答,2011年在荷兰举行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八进四比赛中,她输给了刘诗雯,当时她世界排名第二。“如果能进入决赛,我觉得我奥运会肯定能打上了,这是这么多年的梦想,两次奥运会没参加上,最后一次我是最有希望的。”

她告诉粉丝们,比赛后,她把自己关在房间三天,消化“职业生涯最大的打击”。

这是她最后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。更早前的两届奥运会,是她体力更黄金的时候,郭焱坦诚,自己“没有拿出百分之一百二的努力,所以最后想拼一次”。

她以严格的自省反思与奥运会的失之交臂,“想了很久,觉得问题出在自己身上。以自己当时的投入,距离冲击奥运,拿大满贯,还是有差距的”。想明白了这点后,她从阴霾中抽离了出来。

三次错过奥运会,仍然是人生中很大的挫折。但现在的郭焱,把其视为财富,“如果没有这个挫折,可能我30 岁后的人生不会那么顺利”。这段坎坷经历,带来激励和动力,也帮她增长心智和经验。她努力工作,每天的日程满满当当,“不希望浪费人生的每一分钟,不想错失每一个机会”。

郭焱说,对于运动员,不管拿了多少冠军,从转型的一刻起就是新的开始

退役运动员,跳出舒适圈

从国家队卸任教练后,郭焱马不停蹄,开启了各种尝试。她在北航当老师,教大学生打球,又开办了乒乓球俱乐部,教小朋友。

卸掉了竞赛的压力,很多人都感觉到,郭焱变松弛了。

在北航,她和学生像朋友一样相处。他们焦虑时,她分享自己面对失败的经验。学生们学航空航天专业,难度大,竞争也大,还时常忧心未来的工作。郭焱讲述自己的竞技经验,疏导他们,“去发现自己的优缺点,先了解自己,才知道怎么去跟别人竞争。”有时她会特意举行小型比赛,故意制造气氛,让学生感受竞技的紧张感。

她在北航开了两门课,一门初阶,一门高阶。课很受欢迎,学生们要抽签才能选到。抢不到课的,去郭焱的评论区和私信留言,说遗憾又没抢到课,“太想上了”。

在俱乐部里,她在课间和小朋友玩游戏,没有代沟。

去年,40岁的郭焱发布了一条鲜有的和体育不相关的短视频。她记录了带父母去欧洲旅游的心情。她时隔几年没出过国了,卸下比赛的压力,各项事业有条不紊,这是她第一次心情轻松地走出国门,“这对我来说是第一次,想记录下来”。

她在分享过一次父亲和她的长谈。那是2009年,她27岁——对于运动员是不小的年纪。父亲问她是否想退役,她已经两次错过奥运会了。她回答,要再拼一届。父亲说,如果真的决定了,就要自己为结果买单。

儿时打球的场景

那场和张怡宁的比赛前,父亲说自己有预感,这次她能拿冠军。她果然获胜。郭焱在短视频里说,“碰到这么大的挫折能翻回来,对于自己的实力是最大的肯定”。

这条视频下,知音无数。有人回忆起另一场靠她力挽狂澜的团体比赛,“前两场都输了,全靠你拿回一分, 你是最棒的球员”。

对于郭焱,这些回声像“意外的发现”。

相比其他运动,乒乓球有更大众的国民基础,退役球员们拥有更丰富的再就业选择——当教练,当老师,去俱乐部,或者重回校园深造。郭焱认为,对于他们,更大的困难,是“如何突破舒适圈”。按部就班地封闭训练,其实也是一种舒适圈, “退役运动员多尝试,才能真正在社会上找到方向”。

郭焱像个探路者。她开的乒乓球俱乐部吸纳了其他退役运动员当教练,他们也在抖音上分享日常。她还把其他乒乓球退役国手们请到直播间里,一起传授球技,介绍专业的运动设备——她也在丰富直播电商的尝试,成绩斐然。直播时,好奇的球友们还在公屏上点名,邀她讲解某个球员的技术特点。

“我给大家起了一个头,至少退役时多了一个选择。”在她之后,乒乓球国手们陆续打开了窗口,发短视频,直播,跃入全民体育的大潮中。

【版权声明】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北京青年报【北青深一度】所有,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。

完

有关我们

《文摘报》

创刊于1981

43年来,我们一直致力于让读者站得更高,望得更远,看得更透,思考更深。

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我们负责为您甄选最值得阅读的文章,让阅读,真正成为一种享受。

订阅纸质版

扫描二维码

即可订阅纸质版

每周两期

全年198元

编 辑|张力斌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  • 酷狗听歌识曲记录在哪里
Copyright © 2088 橄榄球世界杯_1990世界杯阿根廷 - liuweiqing95511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友情链接